Title: 你的錢包真的是你的嗎?拆解 Web3 詐騙的技術與套路
Author: 假錢包APP詐騙
Date: 2025-06-05

隨著加密貨幣與區塊鏈應用的普及,錢包 App 已成為用戶進行交易與資產管理的核心工具。然而,這也讓它們成為駭客與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假錢包 App 與釣魚網站正是當前最常見、最具危害性的攻擊手法之一。本文將拆解其運作機制、攻擊路徑,並提供有效的防範建議。
來自暗網的專業駭客組織幫助您解決您的一切困惑
一、什麼是假錢包 App?
假錢包 App 是偽裝成合法錢包軟體的惡意應用程式,通常會:
- 模仿知名錢包的 UI 設計與名稱(如 MetaMask、Trust Wallet 等)
- 冒充官方團隊在社群媒體、Telegram 或 Discord 發佈下載連結
- 上架至第三方或甚至官方 App Store,迷惑用戶下載
- 在用戶輸入助記詞、私鑰或密碼後,立即竊取資產
這類 App 可能表面功能正常,但背後早已內嵌資產轉移的後門程式碼。
二、釣魚網站的攻擊模式
釣魚網站(Phishing Site)則是透過偽造的網頁界面來騙取用戶敏感資訊,常見特徵包括:
- 網域名稱類似官方網站(如 metamask.io ➜ metarnask.io)
- 設計幾乎完全相同,偽裝得難以察覺
- 透過 Google 廣告、搜尋引擎 SEO 或社群誘導點擊
- 提示「錢包登入」或「同步錢包」等,引導用戶輸入助記詞
一旦用戶在釣魚網站上輸入助記詞或私鑰,其資產將立即被駭客轉出,且難以追回。
三、攻擊路徑拆解
攻擊流程圖:
- 誘餌階段 假冒錢包 App 廣告 / 網頁 駭客假冒客服,主動聯繫受害者
- 收集階段 用戶輸入助記詞 / 私鑰 / 密碼 App 背後 API 上傳至駭客控制伺服器
- 竊取階段 駭客立即登入合法錢包介面 自動化腳本轉出資產至匿名錢包
- 洗錢與痕跡清理 使用 Tornado Cash、跨鏈橋、Mixers 混幣工具 資產最終轉至交易所或 NFT 購物合併資金
四、案例分析
案例 1:假冒 MetaMask 的釣魚網站
- 網站設計與官網一致
- 使用 Google 廣告置頂搜尋結果
- 用戶在登入頁輸入助記詞後,資產被轉移至駭客地址
案例 2:Android 假錢包 App 上架 Google Play
- 命名為 “MetaMask Pro”
- 安裝後要求匯入錢包
- 使用者匯入助記詞後,ETH 被清空,ERC-20 代幣一併被轉出
五、防禦與應對建議
使用者端防範:
- 僅從官方網站或 GitHub 下載錢包應用
- 確認網站網址是否正確(使用書籤)
- 啟用雙重身份驗證(2FA)
- 永遠不要在任何網站或 App 上輸入助記詞
企業與社群管理者:
- 建立官方身份驗證機制(如 DNSSEC、網站簽章)
- 主動檢舉冒牌 App / 網站
- 在社群上反覆教育用戶防詐技巧
- 透過風控工具偵測釣魚網站活動與誘導廣告
六、結語
假錢包 App 與釣魚網站雖然技術上不算高明,但憑藉社交工程與心理操控,依然能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資產損失。唯有加強安全意識、強化驗證流程、提升整體生態系風險識別能力,才能從根本上降低這類詐騙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