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 [ 滲透測試 ]
  • [ 駭客技術 ]
  • [ 黑客松 ]
  • [ 聯繫我們 ]
Title: 警惕區塊鏈陷阱:惡意智能合約如何竊取你的加密資產
Author: 錢包加密貨幣被盜服務
Date: 2025-06-12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與應用,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成為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 交易、遊戲等領域的核心。然而,這些便利也伴隨著安全風險。許多用戶在與智能合約互動時,無意間允許惡意合約接管自己的加密資產,甚至造成財產損失。那麼,這些惡意智能合約究竟是如何運作並竊取資產的?本文將深入解析常見手法與防範方式。

來自暗網的專業駭客組織幫助您解決您的一切困惑

7*24H  Telegram: @HackM9

一、什麼是惡意智能合約?

惡意智能合約是指由攻擊者撰寫、部署在區塊鏈上的合約,其目的並非提供正常功能,而是利用智能合約的機制和使用者的疏忽來竊取資產。這些合約在表面上可能看似正常,但其內部代碼往往暗藏陷阱。


二、常見的惡意手法

1. 過度授權(Unlimited Approval)

這是最常見的手法之一。在與某些 DApp 互動時,用戶會被要求授權其合約訪問自己的代幣。若授權無上限(即 approve 數量設為 uint256 最大值),攻擊者可以隨時轉走你錢包中該類代幣的全部餘額。

範例:

你使用一個看似正常的 NFT 市場,簽署授權合約控制你錢包內的 ERC-20 或 ERC-721 代幣。之後這個合約實際上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移你所有的代幣到攻擊者的地址。


2. 釣魚合約(Phishing Contract)

攻擊者創建一個與知名項目界面相似的 DApp,誘導用戶連接錢包並簽署交易。一旦簽署,用戶可能就授權或同意將資產轉移給攻擊者。

常見手法包括:

  • 假冒空投頁面
  • 偽裝成知名項目的「驗證」或「質押」合約
  • 利用搜尋廣告或社交媒體欺騙用戶進入仿冒網站


3. 隱藏轉帳指令

某些智能合約可能在一個表面上看似無害的操作(如鑄造 NFT 或質押代幣)中,暗藏轉帳指令,一旦使用者執行該操作,就自動將資產轉走。


4. 重入攻擊(Reentrancy Attack)

這是智能合約漏洞的一種技術性攻擊,攻擊者利用某些合約未妥善處理函數調用的邏輯,重複執行提領資金的操作直到資金耗盡。

此類攻擊在 DeFi 協議中特別常見,例如歷史上著名的 The DAO 攻擊事件。


5. 簽署惡意訊息(Permit / EIP-2612)

某些代幣支援「Permit」功能,允許用戶透過簽名來授權轉帳而無需發送交易。攻擊者可能引導你簽署一個看似無害的訊息,實際上卻是對其授權,導致你資產被轉走。


三、如何保護自己?

謹慎授權(Approval)

  • 儘量避免無限授權,授權時選擇精確的數量。
  • 使用如 Revoke.cash 或 Etherscan Token Approval 工具定期檢查並撤銷不再使用的授權。

驗證合約與網站真實性

  • 確認網站 URL 是否正確,避免誤入仿冒網站。
  • 查看合約地址是否來自官方通訊平台,如官方網站或 Twitter。

審慎簽署訊息

  • 對任何要求你錢包簽署的請求保持警覺,尤其是無交易費用的訊息簽名。
  • 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送的連結或加入不明的 Discord 群組。

使用硬體錢包

  • 儲存大量資產時,使用冷錢包如 Ledger 或 Trezor 可降低被盜風險。
  • 冷錢包不會在未經你物理確認的情況下簽署交易。


四、結語

智能合約本質上是中立的程式碼,但它們的影響取決於撰寫它們的人的意圖。用戶在與智能合約互動時務必保持警覺,熟悉常見攻擊手法,並養成良好的錢包管理習慣。如需進一步協助理解特定合約是否安全,或對某筆授權交易有疑慮,也可以直接提供合約地址,我可以協助解析其代碼與風險點。

來自暗網的專業駭客組織幫助您解決您的一切困惑

7*24H  Telegram: @HackM9




Copyright ©2023 Designed by : Wild Click Creative Agency
[ Telegram ] [ Contact Us ] [ Email:[email protected] ]